对话苏智良:研究的过程太压抑、太痛苦
苏智良,“慰安妇”问题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早报记者 黄志强
“世界上,也许再没有比去挖掘自己民族母性受辱的历史更为残酷的事了。”
在“九一八”事变80周年纪念日之际,苏智良教授就日军“慰安妇”制度、近20年研究的心路历程等话题接受早报记者专访。
东方早报:“慰安妇”制度在中国的情况怎么样?
苏智良:日军在中国各占领地全面实施了“慰安妇”制度,从黑龙江到海南,从辽宁到云南;中国的“慰安妇”受害者总数达20万人。日军在中国设立的慰安所数量最多,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东方早报:上海也是重灾区?
苏智良:上海是日军罪恶的“慰安妇”制度的发源地。东宝兴路125弄的“大一沙龙”是日本海军指定开设的特别慰安所之一,从1931年到1945年,它既是日军在亚洲设立的第一个慰安所,也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日军慰安所。上海曾经是日军设立慰安所最多的城市,多达164个。
东方早报:您研究“慰安妇”问题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苏智良:这项研究其实是日本学者开始的,是一个历史学工作者,我研究就是为了留存,“慰安妇”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日本国家的犯罪,日本政府也认为这是见不得阳光的事情,所以很多档案都被销毁了,或者至今仍未公开。在中国,本身就缺少相关档案资料,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史学方法,进行了长达20年的调查,最重要的就是把这段隐秘的历史揭开、留存下来。
东方早报:研究的过程遇到哪些困难?
苏智良:困难重重。第一,我们开始调查时,战争已经过去了50多年,许多证据都没有了。第二,研究经费、人力和精力都存在很多缺陷,我们是民间的调查,很难全面铺开。第三,由于涉及性暴力,受害者难于启口,使得部分证据至今仍找不到。我记得有一次找到一名受害者,见面她就说“胡说八道,没有这回事”,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她小声地说,“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让它过去,让它烂在我的心里”。第四,一些地方政府的短视导致证人、证据的消失,以前有四个老太太从山里来到当地县政府,告知自己就是“慰安妇”受害者,然而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却说,“你们做了这样的事情还好意思说,回去吧。”这四个老太太流着泪离开了,我拜托当地的调查员找了很久,10年都没有找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2000年,我带着几名幸存者到日本参加民间法庭作证,就有地方政府在办理护照的时候设置障碍,他们居然说你们做过这样的事情,还要出国宣传。一些未能出国的受害者只能绣上一幅字,挂在日本法庭门外,代替自己出席。第五,一些关于慰安妇的档案居然现在还没有公开,因为当年有过文件说要特别保存,导致至今没有哪个部门公开这些档案。
(责编:葛继贤)
更多精彩新闻,欢迎访问掌上名城新闻网:
>>>>欢迎进入名城社区“时事说吧”版块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