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体厅联合省交通厅组成的工作组一行人来到儋州峨蔓盐田展开调研(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南海网海口7月17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陈望)为进一步改善海南西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交通环境,不断扩大西部文化景点的社会影响,7月17日,海南省文体厅联合省交通厅组成的工作组到临高、儋州两地进行文化景点交通环境调研。
儋州:道路狭窄制约千年古盐田开发
7月17日上午8点,该工作组一行人驱车从海口往儋州出发,经过近2个小时的奔波到达儋州市峨蔓镇。工作组首先调研的地方是峨蔓盐田,该盐田距离峨蔓镇还有9.5公里的距离,在通往盐田的路上,记者发现该道路十分狭窄,基本上只能允许一辆车通过,一路上车辆都是小心翼翼,经过半个小时的行驶,终于到达峨蔓盐田。
据了解,该盐田总面积近920亩,是我国较早的一个日晒制盐场,也是我国至今保存完好的原始制盐的古盐场,属于儋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盐田由于缺乏日常维护,已经被村民废弃,但是一些砚式石盐槽偶尔被年老的村民农闲时启用。在盐田现场,省文体厅相关负责人和省交通厅相关负责人认真听取当地镇府工作人员介绍的盐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峨蔓镇书记孙占南向记者介绍,峨蔓盐田的石槽、盐池、盐田等场域是反映儋州古代社会生活状况的一个缩影。峨蔓盐田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又有文化内涵,该盐田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建设成观光休闲游景区,让游客在观光之余参与盐巴的晒制过程,品味晒盐的乐趣。
同时,孙占南也指出限制峨蔓盐田开发的问题。他说,千年古盐田的开发主要问题是道路和停车场的问题。从峨蔓镇到盐丁村的道路虽然已经硬化,但路面只有3.5米宽且弯弯曲曲,不利于车辆的通行,应取直加宽改建成7米宽的旅游专线。还有该处没有配套设施,应该增加一些服务类的设施。
临高:沙土路颠簸影响古迹发展
随后,该工作组又驱车赶往临高透滩村的王佐故里,要路经王佐故里必须要走2.5公里的沙土路,该道路坑坑洼洼,车子开起来颠簸不平,让坐车的人非常不舒服。
据了解,透滩村因王佐而闻名。王佐生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是明代有成就的学者、文学家,尤以诗文见长,与丘濬、海瑞、张岳菘齐名,被称为“海南四大才子”。为了表彰这位才华横溢的国子生,景泰6年(1455年),代宗敕令监察御史彭烈,广东按察司检事陈廉,琼州府通判米盈,临高知县杨护等到透滩村为学冠“两监”才子王佐建竖“礼魁坊”,以昭示后人。当地村民更是集资修建了“王佐公祠”纪念他。
“每年高考前都有不少考生来祭拜王佐,希望能考出一个好成绩。”透滩村红体农场一负责人林先生告诉记者,基本来这里都是临高附近一带的学生,因为王佐故里这个地方不好找,路况又不好。他希望政府能把这一带的沙土路改造为水泥路,并扩宽道路,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光。
在临高另外一个景点的临高角解放公园也是遇到路面狭窄问题。
经过一天的走访调研,记者发现海南西部的部分文化景点景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直接影响了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对于存在的交通道路问题,省交通厅规划处一负责人吕先生表示,他们将会积极配合省文体厅的工作,为了方便游客来参观文化景点,他们下一步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路况较差的路面进行改造和扩宽。
千年古盐田的美景(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千年古盐田的美景(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海南省文体厅联合省交通厅组成的工作组一行人来到临高王佐故里展开调研(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临高王佐故里“礼魁坊” (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临高角解放公园的百年灯塔(南海网记者陈望摄)